让榜样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让榜样为孩子的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为了解当今儿童的精神追求及其在榜样激励下的处境,改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充分发挥榜样对少年儿童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在小学三至初三学生中进行了相关调查。
谁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研究表明,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运动员和科学家的榜样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统计显示,儿童心目中的10大榜样分别是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英雄或功勋人物、科学家、歌手、演员、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和政治、军事人物。可见,孩子的榜样主要是长辈,父母和老师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榜样。2011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也就同一主题进行了一项调查。与当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变化较大的是运动员的榜样影响力,从第11位上升到第5位。其次是科学家的榜样影响力,从第7位上升到第3位。
袁隆平和苏作为榜样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发现袁隆平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榜样,排名第一,说明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正在被新一代年轻人体验和传承。同样,苏排在第二位。
发现一些虚拟人物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榜样。哈利波特作为一个虚拟形象,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在虚拟角色模型中排名第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虚拟形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专业人士成为了孩子们的榜样。
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宣传僵化、缺乏个性、夸大美化。家庭榜样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和其他孩子比较。
研究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选择的10大榜样中,都没有女性。在列出的模范类别中,劳动模范排在第18位。在学校和家庭的榜样教育中,劳模也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分别排在第8和第9位。
数据显示,小学生对榜样的选择更多受到身边老师、课本、课外书等传统读物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受同龄朋友的影响更大,高中生受媒体等流行文化和自身的影响更大。这表明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在选择榜样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调查显示,孩子们认为学校的榜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榜样的宣传过于死板”、“没有个性的榜样”(23.5%)、以及“榜样太远起不到激励作用”(23.4%),这些问题都占到20%以上。
关于家庭榜样教育问题的研究数据显示,家庭榜样教育中排名第一的问题是大孩子与其他孩子的比例,占所有问题的比例最高,接近30%。说的太多了,榜样和自己的差距对于大学来说太大了,同样的榜样没有个性,榜样太远了,起不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占10%以上。
调查显示,儿童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创造者。他们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但在辨别力、涵养和控制力上相对较弱。互联网的发展助推了明星的流量和知名度,很多明星或其背后的利益集团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营销。大量的营销信息也让一些青少年受到偶像化文化的极大冲击,甚至沉迷其中。他们忍不住想在网上看各种名人八卦,很难平衡学习、生活和偶像化的关系。
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让榜样的精神更好地被孩子理解和学习。
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让教育和乐趣更好的结合。多年来,榜样教育一直是中国儿童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新的时代,如何让榜样教育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让榜样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榜样教育的基础是榜样宣传。在宣传手段多样化、宣传渠道丰富的当代背景下,模特的宣传要更贴近孩子的兴趣,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榜样的宣传才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榜样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被孩子们理解和学习。因此,在宣传榜样时,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注重趣味性,更好地结合图片、视频、文字、故事、哲理,生动形象地宣传和展示榜样。同时,要特别注意挖掘新时代榜样的精神内涵,让传统榜样焕发出新的魅力。还要注重对选树新模式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展示,从而获得孩子内心的认同和接受。
对于传统的榜样,家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特别是阐明榜样的精神内涵,从而增强孩子对榜样的关注和喜爱。同时,要创新榜样教育的模式,增加儿童对榜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情感共鸣,结合日常生活增加儿童的学习、模仿、体验和实践机会,增强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孩子带来了大量的榜样信息,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榜样的同时,也给学习和模仿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热点,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向孩子推送积极的榜样和健康积极的信息。互联网平台也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的社会责任,主动为孩子破茧信息,推送适合孩子身心发展、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的榜样信息,更精准地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除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进行明显的榜样教育外,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隐性金钱”榜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比如校园里的文化墙、横幅,家庭里的亲子话题,公共场所的滚动屏幕、雕塑,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看到、接触到,从而能够看到思奇。此外,一些地方的红色教育资源也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和家乡故事,鼓励孩子学习榜样的精神内涵。
榜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完成的。教育者要为孩子的榜样教育做好规划,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榜样教育。而且要注意一致性,不要“三月到四月来”。另外,还要注意榜样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虎头蛇尾。有效的榜样教育需要通过提高孩子对榜样的认知、理解、认同、情感共鸣和实践来加强。因此,对于传统的榜样,家长、老师等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特别是阐明偶像和榜样的精神内涵,从而增强孩子对榜样的关注和喜爱。同时,要创新榜样教育的模式,增加儿童对榜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情感共鸣,结合日常生活增加儿童的学习、模仿、体验和实践机会,增强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