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开幕共话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热点   发布时间:2024-07-18 21:1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4944  

7月17日,以“顺应能源变革大势,重塑储能产业格局”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在深圳开幕。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千余人共同出席本次峰会。峰会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支持,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时代储能网承办。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

峰会伊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代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致辞。他表示,当前,技术路线呈百花齐放态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新的储能技术正逐步验证,发展态势健康稳健。长时储能技术需求正日益凸显,同时,成本降速已经超过业内预期,价格快速下降虽给企业带来阵痛,但也zwnj;为未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他介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正积极开展海外政策解读研究工作,推动中国电池数字护照体系与国际接轨,探索电池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践,目前已初见成效。

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他呼吁储能从业者要站位高远,具备全局的战略眼光,认清客观发展规律,卷价值不卷价格,坚持长期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才是唯一出路,多维度方式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装备研究一处、二处负责人尹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装备研究一处、二处责人尹峰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要加强电化学储能热稳定性、系统集成、梯次利用等技术研发;积极开展金属电池、固态电池、液态空气储能等前瞻性技术协同攻关;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性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要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重点推进安全、质量、环保等标准研制,加快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建设。

他表示,当前,工信部装备中心正在组织行业机构、院所高校、重点企业等开展《新型储能装备技术发展路线图》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愿与业界同仁一道,强化工作合力,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在致辞中表示,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现代电网的关键纽带,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深化产学研合作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储能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双向赋能新模式,争创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格局,天津大学正在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密切合作,并推动成立特种电池分会,瞄准未来新型电池技术,布局航天航空、深海探测、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据通讯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会长陈寿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会陈寿致辞中表示,深圳已形成了集关键材料制备、智能装备、电芯工艺研发系统集成、应用一体的完备产业链布局,拥有储能相关产业近7000多家,上市公司近51家。

协会作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质生产力的委员会,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径,牵头成立了深圳首个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学院,已覆盖培训超17000多人,出版发行了全国首部储能材料领域的高等职业教材。同时,在推动新型储能出海方面,牵头建设了国家新型储能技贸评议基地,带领企业主动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助力企业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新形势下着力打造国际化平台。

超威集团董事长助理、超威电力董事长徐义方

超威集团董事长助理、超威电力董事长徐义方在致辞中讲到,超威集团作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会长单位,长期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的研发应用,聚焦储能系统的本征安全和运行稳定,在高性能铅炭储能、钠盐和纳离子储能等领域持续大量投入和探索,并积极致力于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

峰会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欧洲工程院院士常焜、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振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赵勇强、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易辉琼、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总工李星纷纷发表精彩言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解读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表示,到“十四五”末,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将达到3-5万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低空经济中心,已写进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但发展低空经济储能产业是基础。要借鉴先进理念,构建储电、换电+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发展交通电气化,电动火车、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电动轮船,设备的智能化、能源的低碳化,实现“电动中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正日渐成熟、资源可控,未来可期。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表示,电池回收势在必行。2025年会发生大量电池退役,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500亿,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使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电池回收最大的挑战是放电效率低、二次污染严重、拆解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破碎效率低、安全隐患大、黑粉纯度低、不能直接规模化再生,产品性能低,为此,他正带领团队研发可控闪碎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介绍了绿色、本征高安全的锌离子电池,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碳氢氧氮,减少对金属资源的依赖,他带领团队围绕电极材料开发、优化电解液及稳定锌负极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建立了小试线,进行相关的新技术导入与新概念验证,目前准备要做锌电池基UPS不间断电源与数据基站应急电源示范。

欧洲工程院院士常焜

欧洲工程院院士常焜阐述了国内外光伏制氢的发展状况。他介绍,目前光伏制氢已经可以达到18元/公斤,接近于煤制氢的价格。为加速降低制氢成本,他正带领团队研究光解水制氢技术,采用合金催化剂,氢氧分离系统的设计,利用太阳光照射水直接变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成本可以降低到7.8元左右,未来可以降到1-2元左右,将开启光解水制氢的工业化进程,产生的氢气,与制氨工业进行更有效地结合,对绿色生态和永续发展做出贡献。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振宇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张振宇表示,电网越来越有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储能的高质量发展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电网的电力平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也存在电力平衡难度大、季节性资源负荷不匹配等问题。他建议要以需求为导向、多元发展;总体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机制,科学调用等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赵勇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赵勇强分享了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潜力与发展路径,表示现状还是常规电源为主,加上部分的灵活电源。近中期是进入高比例风电光伏发展阶段,远期是风光主导或者加上部分常规电源核电的零碳电力系统,需要各种V2G、电化学储能、新型物理储能,加上氢储能或者复氢产品储能,来保证电力系统既有充足灵活性,又有容量支撑能力,来实现不同时间尺度电力系统的平衡,实现各方最大的市场价值。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 张晋宾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演讲中说到,没有储能的加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是不可想象的。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全国抽水蓄能装机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已超过抽蓄装机的60%。

多个地区推动新能源配建储能向共享储能形式转变,出台新能源配储容量租赁相关支持政策,同时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扩大新型储能收益渠道。部分电站受到收益模式和调度机制不明确、设备质量等原因影响,利用率较低;他认为需要从规划、政策、标准、电价、电力系统友好性、安全六个维度并举,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易辉琼

易辉琼表示,当下的“卷”是一把双刃剑,卷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介绍到瑞浦兰钧依托青山集团得天独厚的优势,专注于储能电池领域。目前,储能的业务已经遍布了五大洲。瑞浦兰钧结构创新的问顶电池,已在去年首次推出并开始大批量出货。从280Ah、314Ah、345Ah、587Ah、625Ah逐步迭代、加速量产。新电芯产品适配的储能系统已经做到了6.25GWh甚至7+GWh时代,进一步有效节约土地成本,系统集成成本。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玉锋

杨玉锋表示未来长时储能应该是风光氢储与绿色甲醇的高度融合。创力新能源重构了铁镍电池体系,创造了全新的新型水系铁镍电池体系,以高电性能、更具经济性、超长使用寿命和单体电池超大容量,为当下竞争激烈的储能电池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电化学长时储能探索出了更为理想的方向。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总工 李星

李星表示,当前锂离子电池寿命不足传统抽蓄的三分之一,远低于电力行业核心部件设计标准,通过开源和节流,即额外补偿活性锂、锂补偿开源,实现储能电池寿命大幅跃升节流,实现电池寿命大幅提升。基于上述的长寿命技术,4月份,发布了天恒系统,可以实现首五年容量、功率零衰减,进一步降低储能电池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

活动的对话环节由国电投和瑞储能副总经理杨林主持,瑞浦兰钧副总裁易辉琼、创力新能源董事长杨玉锋,伟力得董事长陈继军,湖南赢科储能总经理王俊安,西安为光总工程师黄浪,中科久安常务副总经理姜可尚,分别围绕“构网型储能、长时储能、工商业储能、储能出海、储能安全”等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多视角的进行了发言。

活动期间还颁发了新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副会长单位及理事单位证书。在18日、19日还将有百余位嘉宾做更多精彩内容的分享。

在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技术之变、竞争之变交织叠加、相互激荡的“储能”大时代,2024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可谓恰逢其时。未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将进一步整合储能产业链资源,搭建更专业、更务实、更深度的“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高质量行业交流平台,潜心服务会员及行业,为实现新型储能加速融合新型电力系统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0

猜你喜欢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