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带动算力产业规模猛增

栏目:热点   发布时间:2023-04-26 08:40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5726  

4月25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发布《多样性算力商用部署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秒,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即1万亿G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与此同时,算力领域之中模型、技术多种多样,如何协调匹配,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增长与需求

算力产业的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6-2021年间,中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截至目前,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算力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2.2万亿元,目前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615EFlops,增速达到44%,预计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达到56EFlops,平均年增速达到65%。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算力领域的技术路线还未尘埃落定,ARM、RISC-V等通用计算技术全面迸发的同时,GPU、NPU、DPU等异构智算平台也在向前迈进,“多样性”成为如今算力领域的显著特征。

之所以呈现多样性,硬件厂商产品差异以及商业诉求不同,成为主要原因。无论是服务器还是芯片市场,各大厂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产品、抢占份额。

从数据来看,目前HPE公司位居服务器市场榜首,市场份额达到15.6%,戴尔、浪潮、联想、华为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5.4%、8.9%、6.4%、1.9%,在芯片领域,由于芯片架构长期被X86主导,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常年居于80%左右,不过随着应用和需求的多样化,AMD、英伟达、华为等厂商也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多样与发展

针对市场现状,业内专家指出,多样性不应视为产业发展的阻碍,反而应看作厂商向各个方向有益的尝试,业内各方应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协调不同技术路线差异,制定统一的测评标准,从而激发各种技术潜能。

近日,在“共筑多样性算力,擎动数字经济”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多样性算力的规模部署,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做好软硬件协同和异构融合创新,释放多样性算力潜能;二是需求方牵头构建一致性测评体系,以需求和评测牵引产品快速迭代,引导用户敢用、多用经过测评认证的多样性算力产品。

具体到技术层面,专家认为“开放性”是其中重点,应在标准引领上聚焦ARM体系整机和部件标准体系,丰富多样性算力供应与创新;开展智能计算构架体系研究,发展多样性AI生态;探索RISC-V新方向可行性研究。

无论是多样性演进,还是测评标准的制定,最终都会转化为商用价值,也正因如此,企业成为这一过程中的主力。

从数据上看,“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约36-42倍。中国移动、华为等11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目前,涵盖了芯片IP、运营商、设备商等59家企业加入其中。

对于下一步发展方向,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指出,大模型时代,应加强智算攻关力度,着力于突破以新型智算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进一步培育AI产业大生态,加大对RISC-V、存算一体、Chiplet等先进计算技术的布局力度,做好产学研协同和拉通,增强产业信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0

猜你喜欢

最新内容

ad

热点内容